艰苦奋斗求真理 开放创新铸辉煌——《四川日报》专版发布我院建校50周年消息-尊龙凯时ag旗舰厅官网

新闻

新闻

艰苦奋斗求真理 开放创新铸辉煌——《四川日报》专版发布我院建校50周年消息-尊龙凯时ag旗舰厅官网

发布时间:2009-11-28 浏览次数:

2009年11月26日,《四川日报》专版刊登了我院建校50周年的消息,并发表专题文章《艰苦奋斗求真理,开放创新铸辉煌》,对学院50年办学成就进行解读,全文内容如下:
【标题】
艰苦奋斗求真理 开放创新铸辉煌
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50年办学成就解读
1959—2009
 
【序言】
千古旌城,魅力德阳。灿烂古蜀文明,自三星堆悠远发祥。博大儒学之道,于德阳孔庙绵延传承。风流三国往事,有庞统祠堂引人追思。新中国诞生后,现代重大装备制造业更在此蓬勃兴起。而与重装工业一起诞生、一同崛起的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以其半个世纪的辉煌办学成就,为这片川中热土增添了新的骄傲!
建校50年来,无论是在新中国工业发轫之初,还是在“中国制造”挺进世界的今天,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始终紧跟装备制造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潮流,坚持艰苦奋斗的精神、开放创新的理念和科学发展的道路,坚持以为导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全力服务行业和地方建设,为重装及其他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优秀的人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实践了对教育真理的追求,铸造了职教事业的辉煌,无愧于全国高职院校的示范和标兵!
 
回首光荣历程,艰苦创业铸品牌
半世纪沧桑岁月,不改求真本色。五十年奋进跋涉,勇攀职教高峰。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艰苦奋斗,开放创新的历史,堪称我国高职教育发展的缩影。
上世纪50年代,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掀起了社会主义工业建设热潮。在德阳,国营西南重型机器厂(中国第二重型机械集团前身)、德阳水力发电设备厂和东方汽轮机厂(东方电气集团前身)等重装企业拔地而起。为向企业配套输送技术人才,第一机械工业部于1959年批准建立德阳重型机器制造学校。作为与二重、东电、东汽等企业一同布点建设的首批行业院校之一,学院从诞生起就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并肩奋斗,携手成长。
工、学一体,血脉相连,学院继承并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始终坚毅顽强地面对前进道路上一切困难,始终求真务实地对待教育教学中每个问题。建校初期,虽然面临缺资金、没校舍、没设备的“一穷二白”局面,但全校师生不畏困难,白手起家。至1960年,学校定名为西南重型机电学院,并扩大规模,设本科、中专两部。
1962年,国民经济遭遇寒冬,学校不得已撤销本科、改办中专。在物质极端匮乏的绝境中,全校师生同心同德,以高度政治觉悟和顽强毅力,坚持开展教学,并成功培养出首批200余名毕业生。也正是这样的精神,使学院师生在文革后期的艰难岁月里,仍为恢复教学而不懈努力。1973年8月,学校正式复校。1973年9月,复校后的首批150名新生入校。
1976年起,学院迎来结束动乱、改革开放的春风,师生积极投入恢复建设,并以改革为动力,以教学为中心,紧密结合产学研,及时承担起为浩劫后国民经济“输血”的重任。
2001年,经四川省政府批准,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式建立,并成为全省首批高职院校之一。2005年11月24日,德阳教育学院整体并入。2006年12月8日,学院在全国近1200所院校中脱颖而出,被确定为首批28所“性高等职业院校”之一,并获4000万元中央财政专项支持。8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教和四川振兴装备业的双重战略机遇,创新开放,积极进取,经过了“在艰苦创业中经受考验;在两校合并、开放创新中加快发展;在示范建设中形成特色”三个阶段的奋力拼搏,各项事业蓬勃发展,学院迈入了新的里程。
今天的四川工程学院,发展成就令人瞩目:占地面积1200余亩,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近1000人,固定资产超过4.5亿元;学院已形成创新的办学体制和鲜明的教育特色,开设了数控、焊接、电气自动化等50个专业,毕业生连年供不应求。学院已成为职教界闪亮的金质品牌。辉煌的办学成就,还为学院赢得无数荣誉,包括“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等称号。2009年9月9日,院长司徒渝作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获奖代表,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这一切成就和荣誉背后,是历代师生呕心沥血的忘我付出和不懈追求。追忆当年,多少教职工在这里任劳任怨地扎根普通的岗位,奉献毕生青春心血!多少毕业生从这里意气风发地迈向轰鸣的工厂,投身滚滚建设洪流!一幕幕平凡而伟大的往事,不仅在老教工、校友心中永远难忘,而且至今仍在学院师生中代代相传。
 
创新办学体制,共建共享共繁荣
进入新世纪后,高职教育在促进国民经济振兴中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自2001年开办高职以来,学院获得了巨大机遇,也面临了严峻挑战。同其他院校一样,学院长期受制于“缺人、缺钱、缺经验”的困境,特别是体制上的隔离和障碍,使学校与企业、行业、地方缺乏联系,相关资源很难整合利用,学院也很难有更大作为。
为了突破困境,学院上下集思广益,齐心协力,大胆创新办学思路,毅然突破校园,走向社会,主动融入行业和地方,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促发展,积极寻求共建机遇。在省经委、省教育厅和德阳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推动下,学院的不懈努力取得巨大成效。与地方、行业、企业的大量合作,使学院赢得了外界的重视和支持,也为参与共建的各方赢得共同发展的空间。
近年来,学院被四川省纳入了“1 8”工业产业链,与省市共建了“四川省装备制造业产业集群创新中心”和“德阳市机械制造业技术研究中心”,与行业共建了数控、焊接、电气等应用培训中心,与德阳市共建了1.8万平方米的大型公共图书馆,与德阳市5所中职学校和二重集团等十余家大中型企业共建了我省唯一的“国家综合性机电职教实训基地”,先后获得地方、行业直接和间接支持达2亿元,共享行业企业设备价值达2.3亿元。此外,学院还与德阳重装企业和代表260多家中小企业的德阳机械同业商会签定了《校企共建示范学院协议书》,与企业在长期合作中建立起战略尊龙凯时ag旗舰厅官网的合作伙伴关系。
通过一系列有效举措,学院创造性地形成了“省市共建、多方投入、资源整合、社会共享”的办学体制,实现了学校、企业、地方的共同受益和共同繁荣。这一创新,突破了以往“条块分割”、“两张皮”等体制障碍,解决了发展瓶颈,为学院的辉煌奠定了坚实基础。举办高职仅8年,学院面积增长近8倍,师资增长近5倍,学生增长近4倍,资产增长近10倍,真正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创新人才模式,“1221”育英才
只有培养出优质人才,才能保证顺畅,进而取得办学成功。为了提高教育质量,学院将教育目标定位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按照“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思路,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大胆创新,充分探索并形成了针对制造类高职人才的“1221”培养模式,即“一个资源共享的开放平台,两条主线系统培养,全面推行两个证书,一个延伸培训机制”。
以办学体制创新构建的开放共享平台为基础,学院准备了充足的实训场所、一流的教学设备及大量的优秀教师等资源,充分保障了人才培养的需要,同时增强了学院服务企业、行业、社会的能力。
在教学方面,学院从企业的需求出发,按照基础课和实践技能课“两条主线”,大力推行教学改革。一方面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引进行业技术和管理规范,联合企业制定《岗位职业标准》、《人才培养质量标准》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作业规范》,共同实施系统化培养。以课程建设为例,学院已有6门课程被评为省级精品、4门被评为国家级精品。另一方面,学院注重双师型队伍建设和重点专业领军团队建设,不仅从企业引入高级工程师、技师,与本校教师共同打造一流教学队伍,而且不惜花费上百万元,送培上百人次教师攻读在职研究生、博士生或到企业锻炼实践能力。学院现有800余名教师中,双师素质超过70%,正副教授超过30%,在全国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
为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学院全面推行学历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将考工定级与实习考核相结合。学院还从综合素质方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通过品行道德教育、职业素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环境美化建设等多方面措施,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这样,学院的毕业生均具备有良好的技能实践能力、岗位适应能力和品行习惯素养,一上岗便能符合企业需求。
此外,为配合行业技术进步,提升毕业生及企业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弥补企业内部培训的不足,学院与企业一起制定了“高技能人才延伸培养规划”,共同实施毕业生和企业员工返校“回炉”培训。目前培训已举行上万人次,受到企业热烈欢迎。
几年来,“1221”模式的教学实践,使学院教学水平、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明显提升,形成了良好教风、学风、校风;毕业生率连续8年保持在98%以上,企业争相上门求才。仅2001年至今,学院已培养技术人才20000余名,其中向德阳重装企业输送3000余名。这一创新模式已被评为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并被教育部誉为“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走出了一条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之路”,在全国予以推广。
 
创新服务体系,惠民报国勇担当
学院一直将“职教惠民、服务社会”视为光荣使命,几十年来一如既往为行业和地方建设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并勇于担当社会职责。近年来,学院更积极创新,探索出通过技术和培训来服务社会的长效运行体系。
为积极服务三农,学院于2006年起在全国率先举办了“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培训”,实施“五免一补”,培训农村贫困学生700余人,并全部安排工作,实现了“培养一个、脱贫一家”的惠民目标,受到社会普遍好评。
除为毕业生和企业员工进行进修培训,学院还在干部社会化选学培训、职教师资培训、承办省市农民工技能大赛、帮扶兄弟院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学院的“德阳装备制造业技术研究中心”,承担着为大量中小装备企业服务的平台工作,近年来积极开展各种个性化、针对性的短期培训,总计达5000余人次。
为支援行业建设,学院还同企业一起承担着90余项科技攻关项目,其中包括“装备制造业三维cad及创新设计系统应用工程”等2项国家863课题,及“复合齿轮空气压缩机cad/cam集成软件系统开发”等5项省部级以上课题。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学院在积极抗震自救的同时,毅然腾出刚竣工的数控生产性实训车间,供东方汽轮机厂作为生产场地,并为之培训400余名员工。学院还组织抢险队,与东汽职工并肩奋战两个月,为企业抢修出价值近亿元的设备。此外,学院还在校内搭建板房,帮助极重灾区绵竹的考生顺利完成高考,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中国教育报》等国家级主流媒体的高度关注和报道。全体师生积极为重灾区捐款,院长司徒渝带头将自己获“四川杰出创新人才奖”的10万元奖金悉数捐出。这一系列行动,无不体现出学院拳拳的报国之心和高度的社会担当。
 
【结尾】
绵河悠远,桃李竞芳,半个世纪以来,从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走出的近5万名毕业生,正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作用。从三峡水电站直径超过10米的世界最大发电机转轮,到英特尔公司规格仅22奈米的微型计算机芯片,处处有他们留下的汗水和智慧。而明天,将会有更多年轻人从这里展开翅膀,飞向蓝天!
五十年峥嵘岁月,五十年风雨征程。曾有多少炽热情怀,化入荒漠上润泽的细雨。曾有多少干云豪气,唱出红旗下嘹亮的高歌!回首往昔,放眼未来,站在50周年校庆的历史节点,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正上下一心,鼓足干劲,秉承艰苦奋斗、开放创新的优良传统,坚守“为社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办学梦想,继续为实践光荣的教育使命而奋斗,铸造更辉煌的未来!
 


/
网站地图